(本文是五篇系列文中的第二篇, 第一篇在此。)
近年來,幾乎所有傳統或智慧型手機,都搭載拍照功能。照相手機不但普及、便宜,而且幾乎人手一支。
花費
一般智慧型手機通常要價台幣 12,000 元到 18,000 元之間,當然也有更貴或更便宜的機種。
適用場合與拍照品質
對一般生活攝影而言,許多人覺得照相手機的表現已經足敷使用。各種照相手機的規格都很接近,相片解析度約在八百萬到一千二百萬畫素間,通常缺少光學變焦功能。在光線較昏暗的場景拍照時,不論畫質或色彩都遜於單一用途的相機。但照相手機有一點與眾不同,那就是可以安裝許多App,輕鬆編修相片。
與其他系統比較
一般來說,絕大多數照相手機,都在螢幕背面設置很小的相機模組,並在螢幕同一側裝設解析度較低的正面相機模組,以便自拍或打影像電話。
各種照相手機使用的感光元件和鏡頭模組,通常十分相近,有很深的景深範圍,相當於全片幅相機光圈值 f/16 到 f/22 之間。
也就是說,照相手機能將整個畫面中的所有部分都清楚拍下,但缺點是需將鏡頭儘量靠近主體,才能拍出模糊柔美的背景。
照相手機鏡頭通常採用廣角設計,相當於全片幅相機的 30mm 到 35mm 區間,相當適合拍攝大範圍風景中;但拍攝距離稍近的人像時,就會無可避免造成變型失真。照相手機也很不適合拍攝距離極遠的主體,例如運動攝影。這類主體不但距離遙遠,而且移動快速,不適合使用廣角鏡頭拍攝。
照相手機多半具備數位變焦功能,能透過裁切相片來製造出「變焦」效果,但犠牲的就是相片品質,因為這不過是截取部分畫面放大而已,也無法改善廣角鏡頭造成的變型失真。
雖然如此,照相手機的廣角鏡頭和深景深,也讓它成為街拍利器。
照相手機使用的感光元件很小,只有 4mm 甚至更小,但畫素數很高。要照亮所有像素所需的光量並不多,所以照相手機在快門速度上和其他相機系統不相上下;不過在低光量環境時,小感光元件的缺點就露餡了--當光量變少時,這麼小的感光元件更加容易發生色偏,相片也會充滿不堪入目的雜訊和色斑。
「智慧相機」
常見的拍照手機,都是在手機上增加拍照功能,但近年來也有廠商反其道而行,在數位相機機身上加上智慧手機功能。這類另類照相手機的鏡頭和感光元件更大,照相品質遠勝一般照相手機,但缺點就是比照相手機笨重。像是最近由 Panasonic 推出的 CM-1,除了使用 Android 系統外,更搭載一吋大感光元件,十分驚人。
選購指南
如果你主要的拍照場合,多半是生活隨興照相、風景或街拍,照相手機就很適合你。大家都有照相手機,所以都該學習如何充分發揮它的功能。
在比較不同款式的照相手機時,請記住一點:感光元件愈大,就能在更多種不同情境下派上用場。前面講過的 Panasonic CM1 或同類機種,就是最佳範例。
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軟體。不同照相手機通常會內建不同軟體,讓你編修相片,發揮創意。市場上的兩大主流系統 iPhone 和 Android 都提供許多 App 供你下載安裝。在選購照相手機時,最好也把你想用的軟體相容性列入考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本文發表的時間點上,Android 與 Windows 比 iPhone 提供更多的相片檔案格式。例如新版 Android 可將相片儲存為 DNG 格式,這種格式更加適合後製處理,對攝影玩家來說十分方便好用。
不過話說回來,照相手機的拍照品質還是遠遠不及其他相機系統,甚至也比不上迷你隨身機。想在各種拍照情境下都拍出品質較佳的相片,還是建議你選擇隨身機或體型更大的系統。
手機拍照的實用技巧
一句話:靠近一點。即使你覺得靠得夠近了,實際上還不夠!
舉個實際的例子:我想把雕像和鐘塔都拍進來,但是在這樣的距離下,鐘塔和雕像都顯得太小了。靠近點再構圖,不但能將主題放至畫面中間,而且能讓畫面更簡潔有力。要是再站近一點,角度再低一點,不但能讓主題充滿整個畫面,而且相片會更具張力。
拍照時改變角度也是很實用的技巧,只要比原先的視線高一點或低一點,效果就大大不同。在第二張相片中,我想把車子和橋都拍進來,所以我站得比較近些,這樣就能排除掉原本佔畫面很大面積的馬路,還有來搶戲的電線桿。如果站得更近些,像是第三張相片,就會看到汽車和橋更加顯眼,相片也變得更簡潔有力。其實我什麼設定都沒改,不過就是靠得更近一點而已。
想知道照相手機能拍出什麼樣令人驚豔的相片嗎?你可以到 Flickr 這個群組中來觀摩欣賞。
下一篇,我們將探討隨身數位相機,敬請期待!